回族是個很講究的民族,無論是在飲食上還是在婚嫁上。一般來說,回族人結婚會選擇在周五,因為周五被其認為是最吉祥的日子。并且,回族講究內部通婚,如果時外教人想接親首先就要入穆斯林教。除此之外,回族人民結婚還有很多風俗講究,下面也一起來看一下。
如果一個男孩看中了一個女孩子,要先請親友中的一位長輩或德高望重、能言善辯者,攜帶茯茶、四色包包、衣料去女家提親,俗稱“下茶”或“送問包”、“送說茶”。
經(jīng)過商議,女家若同意這門親事,即留下禮物,否則當即退還。有時女家無法當場給話,雙方就商定延期回答,男家定親心切而久等無音時,再次請人攜帶禮物上門催問,叫“送催包”。
圖片來源:HYDEpark海德公園
等到女方家同意后,雙方共同協(xié)商選定媒人各一人,并言定具體日期,準備訂婚儀式,俗稱“下占茶”或“下定茶”。
這個時候,男方送女方茯茶、肉方、衣料等物和腦粉花兒、紅綠頭繩等化妝品,女方回敬以鞋、繡花襪子等。男方家會將饋贈的茯茶分成小塊,分贈親戚,寓意為將兒子定親的消息告知于親戚。
訂婚以后,雙方協(xié)商具體日期送彩禮,俗稱“送禮”。屆時,男方邀請媒人及家下成年男人若干名到家,稍事招待,即帶彩禮去女家送禮。彩禮的輕重,一般按女方的意愿和男方的財力多寡磋商而定。
男方送禮畢,女方派人回以獲茶、四色包包及專為女婿做的衣帽、鞋或腰帶、兜肚等物。男家接到回贈的茯茶后,同樣分成小塊,分送親戚共享。
圖片來源: 唐廊餐廳(工體店)
婚前兩天,新人必須全身沐浴,俗稱“大、小凈”;婚前一天,男方要給女方送禮,女方要給男方回禮。出于宗教的原因,婚禮當天男方家堂屋正中要掛阿拉伯文寫的古蘭經(jīng)選段,祈求真主賜福;新娘則要在喜轎上吃象征多子多福的紅飯;進門前則要一手提古蘭經(jīng),一手提前,象征財源滾滾流入男方家。
舉行婚禮的一天,新郎連同自己的父親、伯父、叔叔、阿舅、兄弟等有關人,在媒人的帶領下,大盤子里端著核桃、棗兒、肉方、大米等禮物,一早去女家舉行婚禮儀式。在結束后,阿訇撤核桃棗兒,孩子們向新郎討喜錢、討眼淚錢、破面錢,女方家設宴席招待客人。
席散客走,男家即有兩名娶親的人帶一盤花卷饃、一頂蓋頭〈或一首帕〉、一套衣服等俗稱“要裹”的禮物,隨馬(或車、轎)前往女家迎親。待娶親的吃過飯,新娘子梳妝打扮停當,便以紅氈裹嚴,由她的兄長抱著送到馬上,再同各位長輩、兄弟、妯娌、兩位送親的、一位壓馬的男孩、一位掌管箱子鑰匙的小孩,陪同兩位娶親的,組成送親隊伍,浩浩蕩蕩,護送著新娘及嫁妝向男家而去。
新娘臨出門前,有的地方將一碗牛奶潑灑在接親馬的馬蹄及其周圍,謂之“白奶送”,到了男家門口,又有一婦女迎來仍舊潑灑牛奶,謂之“白奶接”。新娘下馬行至門道時,新郎上屋頂踩上幾腳,期望制伏妻子,婚姻扎實。
卸嫁妝時,拉馬壓轎的小孩可以得到一份酬金,叫“壓轎錢”。若男家不給或所付錢數(shù)太少,他們就不搬嫁妝、不入席,直至滿意為止。湟中、化隆等地,迎親的一干人要在男家住上一夜,其間,新女婿的伯父、叔叔等家要宰羊備席,輪流宴請。
新娘子在人們的呼喚簇擁下進入洞房。入洞房后的新娘子,前來鬧床的人們蜂涌而至,有些地方的農(nóng)村,宴席曲唱家們口唱《恭喜歌》前來恭喜鬧床,并為東家演唱宴席曲。
圖片來源:此喜一站式婚禮堂旗艦店
新婚第二天,新郎新娘一大早就要起床沐浴,并由陪客(伴郎)陪同,新郎去女家向岳父岳母及有關長輩親戚說“賽倆目”請安(也叫回門),娘家以餃子款待新女婿,表示婚事圓滿成功。新娘則由娶送親的陪伴,走出洞房,一邊聽取娶親的介紹,一邊向公婆及所有婆家長輩一一施禮致敬。
次日,丈母娘偕同娘家人中的女性親戚一道,來男家認親吃席,探望女兒。
最后是回門、拆篷,款待各位為婚事出過力的“跑竄”(協(xié)理),慶賀喜事圓滿告成。
以上就是回民結婚的整個流程風俗,由此可知,回民在結婚的時候也是很有講究的。